当前位置:首页 > 正文
鲜为人知的文塔故事
发布时间 : 2020-01-22 17:27
来源 : 罗定市志办
浏览次数 : 8399 【字体:
背景颜色:
分享到:
鲜为人知的文塔故事
 

发源于云开大山深处的泷江,一路“泷泷”而下,进入一马平川的罗定盆地后,突然变得温文尔雅、娇媚万千。流经罗定古城,还来个“之”字回环,冲刷出一片沙滩。本来,这曲水回环处只是一块形似半岛的平凡之地,却因建了七层文塔,又在其旁修桥一座,而徒然增色,成就了罗定400年来最著名的风景——东桥塔照。

 据史志记载,罗定文塔又名三元塔,建于明朝万历三十九年(公元1611)。建成后,莘莘学子纷纷前来登塔远望,祈求在当时科举考试的乡试、会试、殿试中夺得头名,连中三元。

笔者怀着仰慕和探秘的心情,多次走近它,寻访它的历史,感知它的沧桑。在查阅文史资料的同时,还与文史专家、罗定博物馆老馆长陈大远老师进行过多次交流和求证,了解到一些罗定文塔鲜为人知的故事。在此略记一二,以飨读者。

 

■塔存桥毁:两修两败或有劣绅私锯桥板

 想当年,罗定的文人墨客,站在城东桥上,日观文塔弄影,风姿绰约,夜看文塔披银,听泷水轻歌,油然而生诗意。

 可惜,这座当时在整个广东也算得上宏伟壮观的大桥,却在清顺治年间被一场大水冲毁。此后近300年,一直是塔存桥失。可“东桥塔照”已经深入人心,清朝、民国历次评定罗定八景,仍然沿用此名。

 没有了桥,仍称“东桥塔照”,不时会剌痛一些官员的神经。于是,时常有人把修复大桥提上议事日程。清朝时期的罗定州衙,曾经两度动用大量人力物力,开展过修复工程,但都是无功而返。对此,民间流传多种说法,流传最广的是:第一次修桥,州衙派人到广西柳州,费了九牛二虎之力,才把超长的油沙杉木运回罗定,有个豪绅见是上等好木,便命人锯了一段为自己做了棺材。后来架桥时,发现桥板短了半丈,以致功亏一篑。

 天启年间建造的这座大桥,全长70米,中间砌3个石桥墩,墩长8.3米,宽5米,高20多米,为方便通航,桥的中间跨度接近18米。依笔者看来,在那个只能依靠人力的年代,要在泷江地质复杂、水流湍急的河床上,建起那几个高大桥墩,实在不易,清朝、民国都未能修复,欠缺的绝不仅仅是财力。至于劣绅私锯桥板,只是民间传说,无从考证。

 195910月,罗定县政府在旧址上动工兴建一座四孔石拱桥,196071日建成通车,取名“罗定大桥”。自此,“东桥塔照”才又名符其实。

 

■状元作记:成就罗定文化地标

明朝万历五年,征瑶战争结束后,泷水县升格为直隶中书行省的罗定州,下辖东安、西宁两县。当时百废待举、地广人稀,罗定只有23000多人。为振兴经济,实行募民占籍、鼓励移民等政策,到了万历三十九年,经济已经初步恢复。于是,钦差整饬兵备道喻安性、知州商之相等提出创建文塔,认为罗定之前经常发生动乱的根源是文化落后、科举不达,需要建文塔以“兴文引禄”。

 万历三十九年(公元1611年)提出建塔方案,翌年开始动工。由于工程浩大,东安、西宁两县的县令也带着民工前来助建,于万历四十三年建成。该塔为八角形,外观7层内分13层,仿楼阁式砖木结构,总高47米,坐落在红粉石砌的台基之上,顶层竖带铭刻的莲花座塔刹柱。同时,在塔的右侧建成当时罗定的最高学府维心堂。为了彰显文塔和维心堂的风采和地位,还请当朝状元黄士俊撰写了《创建文塔维心堂记》。

 顺德状元黄士俊并没有到过罗定,更没有登上过文塔。据说,为文塔作记时,他正暂居肇庆。他仅凭别人口述及自己想像,却写得形神俱备、有声有色,认为修建文塔是为了“翼州治、擎文峰、以兴信”,文塔与维心堂落成后,“碧瓦绿橼,飞鸟革,玲珑八牖,与塔之宝光万丈交相掩映”。

 天启四年(1624年),在文塔下游200米处建成连接南北的石墩大桥,又名青云桥或城东桥,这是泷江河上第一座大桥。崇祯六年(1633年)罗定兵备道张国经,邀请州中文人雅士,评选罗定八景,首次把“东桥塔照”列入其中。之后,无论罗定八景如何更迭,“东桥塔照”的地位始终从未动摇。至于文塔建成后,是否不辱使命,承担起“兴文引禄”和“翼州治,以兴信”的重任,无从探究。而罗定能成为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,文塔应该功居其首。

 文塔建成后400年间,罗定依然经历了多次战乱,惟有文塔历经风霜,挺立依旧,被一代又一代的罗定人视为故园的象征,是故乡永恒的地标。

 

■争塔官司:蔡廷锴将军怒斥荒唐

民国年间,罗定、郁南两县由争公路开始,延至争文塔的官司,轰动全省,前后延绵20年,双方为此消耗白银近10万,还几乎诉诸武力。

 明朝万历五年设置罗定州时,泷江以北划归下辖的西宁县。到了民国,罗定州改为罗定县,原隶属罗定的东安(云浮)、西宁(郁南)分出,均隶属广东省。文塔处于泷江北岸,塔成之后,其下聚民成村,村民户籍全属郁南,所以,文塔“归属”郁南,似也在理。但令罗定人反感的是,郁南人把文塔称为德庆三元塔(建于万历二十七年)的“分塔”。

 争塔官司旷日持久,涉及势力非常广泛,手段更是五花八门,包括集会、游行、声讨、相互谩骂。1930年底,蔡廷锴曾在广州召集双方居间调停,但郁南人认为他偏帮罗定,以致冲突更加激烈。

 19386月,蔡廷锴因脚伤回到阔别10多年的家乡休养,官员乡绅纷纷向他诉说争塔之事。71日,蔡廷锴出席全县各界欢迎大会。他讲了几句客套话后,即把话锋转到争塔之事,神色凝重地说:“煽动争界,为这弹丸之地,诉讼亘廿年,是最愚蠢、最荒唐、最不荣誉之事!除了害民伤财之外,还显示邑人知识低下,眼光狭小。现在国家民族已到了极危险的关头,从前的琉球、台湾,最近的东北四省、华北、长江流域,都被日寇侵占蹂躏!罗郁两县同是中华民国的领土,两县人民同是黄帝的子孙。希望双方今后不要再提争界之事,除掉私见,团结起来,把日敌赶出我们领土外,那才是最光荣的事情!”

 将军话毕,全场掌声雷动。罗定、郁南民众都被蔡将军深明大义的讲话所感染,那些从中作梗、挑拨离间的劣绅也只好作罢,争塔风波就此不了了之。

 解放后,文塔地块的归属也经历了多次变迁:195811月,郁南、罗定合并,塔脚“回归”罗定;19614月,重新恢复郁南县建制,但原属郁南的滨公社划归罗定;196111月塔脚村从滨公社分出,归附城公社;19884月,塔脚村划归罗城镇,文塔终于永久“回归”罗城。

 

■文塔钟声:警报日寇空袭

广州沦陷后,日军经常出动飞机轰炸广东各地,罗定也未能幸免。1939225日上午,日军出动9架飞机轰炸罗定县城,99人被炸死,300多人被炸伤。

 此后,为了预防日军空袭,县政府建立了一套健全的防空警报机制,并在文塔悬挂一个大钟,派专人值守,得知日军飞机往罗定方向飞来时,立即敲钟报警。当时文塔是罗定最高的建筑物,与城区又只是一河之隔,所以报警钟声可以响彻全城。罗城老人对此记忆犹新。

 当时,罗定成了广东的后方,在省城的大批机关学校撤到罗定,包括广东省建设厅、教育厅、民政厅、财政厅及省立文理学院、艺专、仲恺农校、广州大学还有多所中学。著名的中山大学,也一度迁到罗定。一时,罗城成了繁华的都市,经常有剧团到此演出,只是每响警钟,人们就竞往外跑,大戏只好改期,戏院便公告售出的戏票第二晚依然有效。

 文塔钟声,在整个抗战期间不时响起,成了那一代人刻骨铭心的记忆。

 解放后,文塔上的报警大钟不知所踪,有人猜测,可能已在大炼钢铁的时候重新回炉。1990年春节,修缮一新的文塔重新开放,人们发现,塔院内摆着几个移此存放的古钟,经历过日寇蹂躏的老人,触景生情,忆起家仇国恨。20076月,几个窃贼却把其中两个古钟偷走。所幸警方很快就把他们缉拿归案,追回那两个分属国家二、三级保护文物的清朝雍正年间古钟,存放在罗定博物馆。

 笔者从塔下居民口中,还听过文塔“显灵”的故事:当年搬运站的职工在塔下开会,突然塔顶上早已松动的塔砖掉下,神奇的是那几块塔砖全掉入人缝中,大家毫发未伤。

 历尽沧桑,已经伤痕累累的文塔,让罗定人心怀不安。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推动下,19884月开始修缮,到1989年底竣工。同年,它被列入广东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。

 修缮一新后的文塔,外观华丽,内部古朴,远观如花蕊,初登如迷宫。当初其侧的维心堂早已经荡然无存,但周边的人文风景更加丰富,罗定学宫、菁莪书院、罗定中学、罗定职业技术学院等与文塔隔江相望,其情其景,正如塔院门楼上那副陈大远撰写、当时县委书记陈汝福手书的楹联:文峰弄影因临水,塔景宜人岂在山。

 泷水悠悠,塔铃低语。实行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,在100多年前就已经终结。其间,全国历朝文武状元不到800人,广东更是寥寥可数,只有9人。而罗定历史上产生过举人78人、进士12人。文塔,曾经肩负的“三元”使命已经结束。如今,它正饱蘸着时代的阳光,在蓝天碧水间,抒写着罗定人的才华与风流,记载着三百六十行状元们的彪炳业绩。

附注:转自罗定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网站

 


 
 
未经授权,严禁转载!
相关文章
版权所有(c) 罗定市党史研究室 ,未经许可 不得擅自复制、镜象 网站地图
主办单位: 罗定市党史研究室  承办单位: 罗定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
罗定市党史研究室 制作和维护   
ICP备案: 粤ICP备09004295号    网站标识码:粤公网安备 44538102000008号    公安备案: 粤公网安备 44538102000008号